蓟门烟树碑

位于北京的石碑
[]门烟树碑立于北太平庄街道黄亭子。高3米、宽0.8米、厚0.25米,山字形首浮雕云纹,须弥座。额篆书《御制》,碑阳楷书大字“蓟门烟树”4字,碑阴刻乾隆帝行书七律一首。
蓟门烟树碑又叫蓟丘,俗称土城,是辽城和元城的故址。在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村元代土城遗址上。古城墙和古建筑物都已废[],只有古城门旧址两个土阜还存在。相传当年其树木[wěng]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名蓟门烟树。

历史渊源

蓟门烟树为“燕京八景”之一。金始定燕京八景之时,定名“蓟门飞雨”,元代相延之,明代改为“蓟门烟树”,清代袭之。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碑于土城之上。碑坐北朝南,汉白玉石质长方形。碑高3米,宽0.8米,厚0.25米。碑基为须弥座,饰以莲花浮云。据传原建于皇亭子之中,1900年亭毁,石碑暴露于外。石碑正面为乾隆所书“蓟门烟树”四字。
“蓟门烟树”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