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科普知识

2007年李岳生所著的图书
血吸虫病,是南方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传播性广,危害性大。要有效的防治此疾病,人民需要有相应的防范知识。这本书从血吸虫病的产生,传播途径的阻断,治疗此疾病的相应医学手段,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对人民普及血吸虫病的知识,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希望血吸虫病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小,治愈手段越来越完善。

摘要介绍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流行历史悠久。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肝[1]、肠组织中发现日本血吸虫卵。说明我国至少在2100多年前就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广泛,全球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上海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中国成立前,疫区“千村薜荔。万户萧疏”,景象十分悲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流行区开展了“送瘟神”的人民战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血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1999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和浙江5省、自治区、直辖市阻断了传播,其余7省流行区范围缩小,居民感染率大幅度下降。
但是,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十分复杂。特别是在尚未控制流行的湖区和大山区,钉螺分布面积大,传染源种类和数量多,传播环节难以切断,流行形势仍很严峻。
5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血吸虫病防治是一项群众性极强的工作,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防治成果就难以巩固。如感染血吸虫病是由人的行为引起的,人们不接触疫水,就不会感染血吸虫病;饮用安全水,就可以避免生活性感染;管好了人、畜粪便,就可防止水体的污染。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图文并茂的《血吸虫病科普知识读本》,以期普及血吸虫病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参与防治工作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