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风铃草
基本信息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 西南风铃草 | 拉丁学名: Campanula colorata | |
界: 植物界 | 族: 风铃草族 CAMPANULEAE | |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 |
亚纲: 菊亚纲(Asteridae) | 目: 分类系统(APG)主张把桔梗科划归菊目(学名Asterales)。 | |
亚目: 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里,桔梗科划归桔梗目,但桔梗目不被APGII系统所承认。 | 科: 桔梗科(Campanulaceae) | |
亚科: 桔梗亚科 Campanuloideae | 属: 风铃草属(Campanula L.) | |
种: 西南风铃草 | 命名者及年代: Wall. | |
分布区域: 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
简介/西南风铃草 编辑
基本信息/西南风铃草 编辑
种中文名:西南风铃草
中文别名:岩兰花、土桔梗、土沙参
种拉丁名:Campanula colorata Wall. [1]
科中文名:桔梗科
科拉丁名:Campanulaceae
属中文名:风铃草属
属拉丁名:Campanula
命名来源:[Flora Indica; or descriptions . . . 2: 101-102 1824]
中国植物志:73(2):086
植物形态/西南风铃草 编辑
西南风铃草,草本植物。茎常带红紫色,高15-50厘米,通常多分枝,有开展的淡黄色糙毛。叶无柄,菱状卵形或狭卵状菱形,长达2厘米,宽达7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少数小牙齿或浅波状钝齿,两面有短糙毛,下面毛较密。花1-2朵生茎或分枝顶端,下垂;萼筒长约2.5毫米,密生长糙毛,裂片5,狭三角形,长4-6毫米,有糙伏毛;花冠蓝紫色,钟状,长8-11毫米,外面密生短柔毛,5裂近中部,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花药狭条形,长约3.8毫米,花丝长约1.5毫米,有毛;子房下位,花柱下部有疏柔毛,柱头3裂。 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贵州;老挝至尼泊尔,阿富汗也有。生山地草坡或林边。根药用,治风湿瘫痪、破伤风等症。田风铃草C. aprica Nannf.近本种,茎和花萼有白色短柔毛;产云南、四川西部。
- 参考资料
- [1]^引用日期:2010-07-01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