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
謇,形声。从言,寒省声。本义:口吃。謇正(严肃正直);謇直(刚正耿直);謇謇(忠贞直言的样子;正直的言谈)出自言不通利谓之謇吃。《通俗文》,因謇而徐言。李延寿《北史·李谐传》。
编辑摘要笔顺编号: 44511221344111251 |
基本信息/謇 编辑
謇
拼音:jiǎn
基本字义:
● 謇
◎口吃,言辞不顺利:~吃。
◎正直:~谔(正直敢言)。~~(a.正直之言;b.忠诚正直)。
English
◎stutter; speak out boldly
详细字义:
◎謇 jiǎn
〈动〉
(1)形声。从言,寒省声。本义:口吃
同本义 [stutter;stammer]
言不通利谓之謇吃。——《通俗文》
因謇而徐言。——李延寿《北史·李谐传》
(2)又如:謇吃(言语不流利)
词性变化:
◎謇 jiǎn
〈形〉
(1)直言不讳,正直 [outspoken]
外似謇正,内实谄谀。——《北史·徐纥传》
(2)又如:謇正(严肃正直);謇直(刚正耿直);謇謇(忠贞直言的样子;正直的言谈)
(3)语气词,不译
例: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古籍解释/謇 编辑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謇
《广韵》《正韵》九辇切《集韵》《韵会》九件切,音蹇。与同。《广雅》吃也。《注》口吃,难於言也。《玉篇》难也。《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注》謇,难也。
又《广韵》正言也。《韵会》直言貌。《後汉·鲁丕传》广纳謇謇,以开四聪。
又《正韵》謇谔,忠也。《魏志·高堂隆传》謇谔足以励物。
又姓。见《字汇》。
又《韵会》通作蹇。《晋书·王豹传》王臣謇謇。《易·蹇卦》本作蹇蹇。
又《楚辞·九歌》蹇将憺兮寿宫。《王逸注》蹇,词也。
又《集韵》《韵会》纪偃切,犍上声。引扬子《方言》:吃也。互详後字注。[1]
- 参考资料
- [1]^引用日期:2018-11-19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