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投资、金融诈骗及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等。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如果收到来自12381的短信,请保持高度警惕!2024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AI换脸诈骗,揭露了诈骗分子利用深度合成技术伪造人脸和声纹实施犯罪的新型手段。[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罪,侵犯的对象分为简单客体、复杂客体两种,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其侵犯的对象不只限于公共财物,还包括公民个人的私有财物;《刑法》还规定,犯有诈骗罪量刑,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最低刑为管制。[1] 读音
诈骗:zhàpiàn
文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