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

英国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
路透社,全名路透新闻社(Reuters News Agency),是英国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也是当今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由英籍德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于1851年在伦敦创立[3],现任路透社新闻总裁是保罗·巴斯科伯特,总编辑是亚历山德拉·加洛尼。[4]
路透社于2008年被加拿大的汤姆森公司收购,现在是汤森路透集团的媒体部门,主要为广播公司、出版商、品牌和代理商以及消费者提供实时的突发新闻和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多媒体内容,[5]包括政治、商业、金融、娱乐、生活时尚、技术、健康、科学与体育等方面的国际性、区域性和国家性新闻信息报道,以及实况新闻和视频新闻,支持20种语言。[6]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07个分社、记者站和办事处,其中分社数量达到127个。[7]路透社秉持汤森路透信托原则,始终保持新闻报道的独立、诚信和无偏见,追求快速、准确、客观。利用新技术满足信息传递需求,采用多元化新闻来源和报道方式确保客观全面,运用最新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扁平式发稿体系保证新闻时效性,适应时代和用户需求促进新媒体融合发展。[8][9][10][11]
1851年,路透在英国皇家交易所创办了一个商业新闻社办事处,即路透社前身。[12]路透社最初只发一些商业消息,[3]路透本人通过报道商业新闻赚取了第一桶金。[13]1857年,路透利用通讯社为报纸提供政治新闻,也为大部分的外国报纸提供伦敦的消息。[12]1865年,路透把私人通讯社改为公司。[13]1870年,路透社签订了“三社四边”协定,确立了其在欧洲通讯社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加强了其在全球新闻市场中的垄断地位。[12]1899年,路透社长逝世后,子承父业,将路透社继续发扬光大。[12]1916年,路透社改组成立路透有限公司[12],二战后,澳大利亚报联社和新西兰报联社也先后参股于路透社。 1984年7月4日,路透社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众控股公司。[14]从2003年开始,路透社着手重整计划[3],包括:与微软合作[3],与雅虎合作建立“you witness news”草根新闻等。[15]2008年4月17日,英国路透集团与加拿大汤姆森公司成立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16]并购后,路透社在新媒体融合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通过多平台布局,广泛涉猎新媒体领域;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采用多元化的新闻来源和报道方式,[17][18][10]路透社不断推出新产品及服务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例如:Eikon产品项目[19]、视频新闻服务Reuters TV[20]、新闻影音内容平台“Reuters Connect”[10]等。2022年,路透社提供了约350万条独家新闻报道、100万张图片和图像以及10万个视频故事及众多行业新闻报道。[8]
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社之一,路透社对很多大事是首发独家报道,如:拿破仑三世演讲、林肯遇刺[14]、马克思逝世[21]俄乌战争[22]巴以冲突等。[23]路透社曾屡获普利策新闻奖,如:2008年[24]、2018年[25]、2021年、[26][27]2022年等。[28]路透社的新闻报道以“公正、准确、快速”为原则[3],取得了较大成功[14]。但另一方面,其在报道与中国相关新闻中,曾制造多次争议,如:2021年,路透社推特账号错误配图[29],报道中外运动员在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时,双标配图。同时,路透社还存在一些争议,如:是否受英国政府资助从而有官方背景,与其标榜的客观公正不符等。[30][31]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