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前身
1
4
瓦良格号(俄文:ВАРЯГ)一般指代1143.6型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属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二号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是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原有设计除舰载机外,还配有反舰、防空、反潜武器。该舰以蒸汽轮机与蒸汽式锅炉为动力,舰首使用滑跃式起飞甲板,舰艇中部设有4道飞机降落阻拦索及1道应急阻拦网。舰桥岛式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侧,前后各有一台甲板/机库升降机。该舰长304米,满载排水量67500吨。[3]由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建造。该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号航母前身。[4]
瓦良格号航母由涅瓦设计局研制设计,并于1985年12月6日由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始建造,至1992年1月完全停工时已完成68%的建造工作。1998年3月该舰被澳门创律公司买下并于2000年6月14日启程前往中国。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结束了航程1.52万海里、耗时4个月(123天)的远航。[5]经过多年改装后,该舰于2012年9月25日被重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号交付服役。[2]

发展历程

研发背景

1983年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建造1143.5型航母(即现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2号舰,当时舰名为“里加”号(后于1990年6月19日改名为“瓦良格”号)。1985年12月6日该舰(工厂编号“订单106”)于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工建造。经过3年建造,航母船体于1988年11月竣工下水,并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首都的名字命名为“里加”号。其时,苏联已开始出现动荡不稳。1990年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遂“里加”号改名为“瓦良格”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