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

先秦思想流派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对争斗,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道散形为炁[qì],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想尔注》
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1]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始源於黄帝,集大成於老子,发扬於张道陵天师,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等综合起来的产物。[2]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