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鱼
基本信息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 金线鱼 | 别名: 红姑鱼 | |
外文名: Nemipteridae | 界: 动物界 | |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 |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 亚目: 鲈亚目 Percoidei | |
科: 金线鱼科 Nemipteridae | 属: 金线鱼属 | |
种: 金线鱼 |
入药部位/金线鱼 编辑
鱼肉。
性味/金线鱼 编辑
味甘,性平。
归经/金线鱼 编辑
入肾经。
功效/金线鱼 编辑
滋阴调元,益肾填精。
主治/金线鱼 编辑
虚劳羸弱,肾虚滑精。
用法用量/金线鱼 编辑
内服:煮食,100-250g。
形态特征/金线鱼 编辑
金线鱼: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呈弧形,头的背面平直,稍下弯。吻尖细,吻长较眼后头长为短。口端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唇薄而下唇厚。须2对。眼位于头侧正中。下咽具3行,细长,末端稍呈钩状。侧线完全。鳞细小,沿侧线比较大。侧线鳞。背鳍3,7,具有硬刺,且后缘有锯齿,其起点距尾基较距吻端为近。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臀鳍3,5,起点位于背鳍条末端之下。全身呈淡黄色,背部略呈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黑斑点,各鳍均为金黄色。
生长环境/金线鱼 编辑
栖息于湖泊较深的出口处。食物以小虾为主,同时摄食部分小鱼。分布于云南东部的各湖泊之中,尤为昆明湖、阳宗海为多。金线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
相关论述/金线鱼 编辑
《滇南本草》:“味甘甜、美。”
《滇南本草图说》:“性平、温。无毒”
《滇南本草》:“滋阴调元,暖肾添精。”
《滇南本草图说》:“主治润五脏,养六腑,通津液于上窍。治胃中之冷痰。”
《中国药用动物志》:“主治虚劳损伤、肾虚精滑”
附注/金线鱼 编辑
尚有同属动物阳宗金线鱼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yangzongensisTsii et Chen 分布于阳宗海;扶仙金线鱼 S.grahami tingiFang 分布于抚仙湖,在当地同作金线鱼用。以上两亚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
中药分类树
我要提建议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相关文献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南海北部金线鱼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研究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34 ( 2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HOUTTUYN)骨骼系统的研究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028 ( 3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南海北部三种金线鱼属鱼类BHC,DDT残留研究 - 海洋学报(中文版) - 200729 ( 5 )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