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

大历十才子之冠
钱起(710—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一带)人,唐天宝进士唐代著名的诗人。[1]
钱起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中第。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钱起终于进士及第。进士及第后,钱起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蓝田县尉唐肃宗乾元年间(758年~760年),钱起与王维交往甚密,有诗酬答,得到王维的称许。大历年间(766年~779年),钱起历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翰林学士。[3]
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他的诗作多为五言、七言近体,五言善写自然景物,七言则多应酬之作。钱起的诗风清新闲雅,音律和谐,时有佳句。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水平,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列钱诗为首,并称赞他的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钱起与郎士元齐名,并称“钱郎”,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说。但钱起对此并不满意,认为郎士元不足以与自己并称。[2][4][1]

人物经历

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