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的二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由长春光机所与长春物理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生产。现任所长张学军。[1]
1958年,吉林金属物理所成立。1960年,更名为吉林物理所。[6]1960年,机电所筹备处和光学精密仪器所合并成立光学精密器械所。同年成立安光所,1970年停办;1962年成立西光所;1963年成立天文仪器厂;1964年成立科学仪器厂;1965年成立上光所;1967年成立五〇八所,1971年停办;1973年成立光电所。1968年,划归国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建制。1976年,重归科学院。[6]1979年,吉林物理所重办,更名为长春物理所。[6]1999年,光学精密器械所与长春物理所合并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8年,分建苏州医工所。[6]
长春光机所现有18个研究部室,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5个。[7]长春光机所园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作为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春光机所设有硕士点10个、博士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学研究生千余人。现有在职职工2500余人,其中国家级各类领军人才1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7人。[2]
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8]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任务。[9]在科研领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载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1]长春光机所在2000年-2024年,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6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共2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78项。[1]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