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鳍吻鮈

硬骨鱼纲鲤形目动物
长鳍吻𬶋(学名:Rhinogobio ventralis,俗名:耗子鱼、土耗儿),是鲤科吻鮈属的一种鱼类,中国特有,分布在长江中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水域。长鳍吻𬶋体长为体高的4.0-4.5倍,头长的4.0-4.6倍,尾柄长的4.2-4.5倍,尾柄高的9.0-9.5倍。体长且高,略侧扁,头后背部至背鳍起点逐渐隆起,背鳍较长,第一根分枝鳍条长度显著大于头长。主要食物为淡水壳菜、河蚬,次为蜻蜓目鞘翅目幼虫等水生昆虫。长鳍吻𬶋春、夏季活动范围广泛,常于急流险滩、峡谷深渊、支流出口觅食活动。秋冬季节,因水温降低,逐渐游向峡谷深渊越冬。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5~17;腹鳍Ⅰ-7。侧线鳞48~49;背鳍前鳞14~16;围尾柄鳞1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6~21。下咽齿2行,2.5~5.2。脊椎骨4+43~44。
体长为体高的4.0~4.5倍。为头长的4.0~4.6倍,为尾柄长的4.2~4.5倍,为尾柄高的9.0~9. 5倍。头长为吻长的2.0~2.3倍,为眼径的6.6~7.4倍,为眼间距的3.3~4.0倍,为尾柄长的0.9~1.1倍,为尾柄高的1.8~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2倍。
体长且高,稍侧扁,头后背部至背鳍起点渐隆起,腹部圆,尾柄宽而侧扁。头较短,钝锥形。吻略短,圆钝,稍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深弧形。唇较厚,光滑,上唇有深沟与吻皮分离,下唇狭窄,自口角向前伸,不达口前缘。下领厚,肉质。唇后沟中断,间距宽。须1对,位于口角,长度略大于眼径。眼小,侧上位,距吻端较至鳃盖后缘的距离为大或相等。眼间宽,略隆起。体鳞较小,腹部鳞片较体侧鳞小,腹鳍前鳞片向前逐渐细小。侧线完全、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