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核爆炸设施,一直以来是冷战的产物,直到1991年苏联的解体,人们对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会发生全面核战争的恐惧感才逐渐消灭。[1] 建设背景
冷战时期,美国人一直认为来自前苏联的核攻击随时可能会发生,这种危机感给当时每一任美国总统带来了紧迫安因性。于是约翰·肯尼迪总统敦促国会拨款1亿多美元,用以修建防核地堡,他当时甚至还建议美国人建私人的防空洞,于是防核地堡从那时起成为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标志性产物。 其实防核地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直到现在它也具有存在的意义。如果你对时事关注 ,就会发现即使是现在世界局势依然不容乐观,你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地球始终处于核战争的边缘。截至2008年3月,世界核储备仍未减少:美国共有9938枚核弹头,而俄罗斯依然有2万枚之多,还不包括流散于黑市的核弹头。 当一枚核弹引爆时,将会产生威力强大的冲击波和超高温热浪。核弹造成的危害取决于核弹的大小,如果一个百万吨当量的氢弹爆炸的话,核爆炸的爆炸中心3000米以内的所有建筑将夷为平地,8000米距离的人将会被三度烧伤。而且当核裂变或聚变发生时,会造成许多类型的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伽玛射线和中子,这种核辐射伤害是无法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