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特塔尔希哈

马洛特塔尔希哈
马洛特塔尔希哈是以色列北部区一个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混居的城市,人口20,600(2007),是犹太人定居点马洛特与阿拉伯人城镇塔尔哈希在1963年合并而成。现在这里经常会举办一些有意思的国际赛事,如象棋、剑术、石雕等。

简介

马洛特塔尔希哈,Ma'alot-Tarshiha,以色列北部区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混居的城市,位于那海瑞亚(Nahariya)市以东20km。1963年阿拉伯人城镇塔尔希哈(Tarshiha)和犹太人城市马洛特(Ma'alot)合并,1996年升级为市。人口20,600(2009),面积6.832 km2。

历史

塔尔希哈在历史上是迦南人的定居点(3000 BC-2000 BC),名为哈基(Haki)。在当地一处公元4世纪的遗址中曾发掘出一个十字架和一块雕刻着犹太教九灯烛台的玻璃。在十字军时期的12-13世纪,此处是基督徙与阿拉伯人长年战斗的地方之一。奥斯曼帝国时期,此地被黎巴嫩的领主在1573年摧毁。一份1596年的官方文件显示此地行政上属阿卡县(Akka),人口仅110户。到18世纪时,这里渐渐发展成为加利利地区的产棉中心,后来阿卡县的县城说迁移至此。19世纪时,这里人口中有约1,500名穆斯林和约300名基督徒。在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中,塔尔希哈被划归阿拉伯人。而在1948年的第一次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在10月29日占领此地至今,当时大批阿拉伯居民逃往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