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铜车马

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
秦铜车马,秦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1978年6月,两乘铜车马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被发掘出土,它是中国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1]被誉为“青铜之冠”,是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3]
考古队按照车的前后摆放顺序将两乘彩绘铜车马,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其中,1号铜车马通长2.25米,高1.52米,辕长1.834米,有铜伞且四周敞露,车上配备兵器,主要用于在前方开道警戒,2号铜车马通长3.17米,车高1.062米,辕长2.46米,总重量1241千克,配备车篷,用于供主人出行乘坐。两乘铜车马一为“立车”,一为“安车”,均为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秦代真人车马1/2比例制作,由3500余个零部件组装而成,使用金银饰件重量超14千克。铜车马的零件含有的金属比例差异大,铜和锡含量较高。各个部件通过多种嵌铸、焊接、粘接等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是秦代典型的单辕双轮车。铜车马通体彩绘,颜色绚丽,纹路图案多样,有龙凤盘错、几何纹饰等。[2][4][5][6][3]
铜车马是秦始皇帝陵陪葬车马中保存最完整古代陪葬品。铜车马不仅再现了秦始皇帝銮驾的风采,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成就,而且对研究中国秦代冶炼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受环境、时间久远等因素影响,两乘铜车马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经过近8年精心修复,于1989年陈列展出,后来又在上海、西安等地先后展览亮相。2002年,秦铜车马被列为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7][8][9][3]

文物外观

1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