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

供列车以两百公里及以上时速行驶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High-SpeedRail或HSR[1]),或称高速铁道,简称高铁,是指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它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完善科学的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等结合起来的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2]
1964年,世界首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诞生。1981年法国TGV的开通,展示了全新的高速铁路,欧洲掀起了一波高铁建设浪潮:[4]1988年的意大利德国、20世纪90年代的西班牙比利时芬兰、2003年的英国和2009年的荷兰先后加入了欧洲高速铁路国家俱乐部;21世纪初,高速铁路在亚洲快速发展,如2003年后的中国、韩国土耳其。2008年8月,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后,中国改变了世界高铁发展重心,建设了数万公里的新高铁线路,购买了数千列动车组,最终成为全球高铁的领导者。[1]高速铁路不仅是在传统铁路技术基础上提高速度的运输系统,更是对传统铁路领域的技术革命。[5]
世界高铁网络的发展趋势显示,亚洲国家的高铁网络长度急剧增加。世界各地都在研究高速线路的开发和实施。[6]
截至2022年,全球有近59000公里的高速铁路线路在运营,每年有超过30亿次乘客乘坐高速列车。[6]截至2025年7月21日,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运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7]

高速铁路及其基础设施概念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