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中山之战

战国时魏国灭中山国的战争
魏灭中山之战发生于战国时代初期(前408年至前406年)期间,魏国攻灭中山国的一场战争。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军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作战。

简介

从十三年(前413年)开始,[1]魏国连年向秦进攻,至十六年,已占领繁庞等地,确立了优势地位,遂将矛头对准中山国(今河北西南部),积极进行战争准备。他任命名将乐羊为主将,又向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交涉借道。中山国是春秋时期白狄鲜虞建立的国家,都城设在顾。十八年,魏已完全占领了秦的河西地区,又击败宋国,遂命乐羊率领魏军,越过赵国进攻中山。魏军攻入中山国,进抵顾城。中山国君武公得知乐羊前来,便把他在中山国的儿子杀死,割其肉烧汤,并派人送给乐羊喝,以示抵抗的决心。乐羊竟喝其汤,食其肉,表明自己顽强进攻的意志。乐羊指挥魏军,加紧围攻顾城,魏文侯又给予全力支持。中山军拼命抵抗,顽强防守。经过三年作战,中山军力量消耗已尽。二十年,魏军终于攻克顾城,占领中山国全境。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而封乐羊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中山国亡。

战役进程

魏文侯想要灭亡中山,但因中山国与魏国并不接壤,魏文侯便希望赵国借路给魏国攻打中山国。赵烈侯赵籍想拒绝文侯的要求,大臣赵利得知,便劝说:“魏国攻打中山国,如果不能获胜,必定消耗重大使国力衰弱。假如消灭了中山,因为我国位居中间,也无法长久保留中山的土地啊。”听了这番话后,赵烈侯终于答应借路给魏军。前409年,魏文侯派遣吴起率领魏军攻打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