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

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
1
4
鲁菜,是山东菜的简称,又称齐鲁风味,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之一)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历史悠久,技法丰富,[2]最见功力,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5]
鲁菜发端于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今山东省),形成于秦汉,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1]明清时期是鲁菜发展的昌盛时期,大量鲁菜厨师进入宫廷,鲁菜成为当时宫廷御膳的主要支柱,并成为华北东北地区菜肴的主流和代表。[2]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目前鲁菜主要有博山菜、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鲁西南五大主要流派。[1][4]
鲁菜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咸鲜纯正,突出本味。其特点可归纳为:咸鲜为主、注重火功、精于制汤、善烹海味、菜式众多、讲究礼节。[2][3]鲁菜的菜式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肴有一品豆腐、葱烧海参、三丝鱼翅、白扒四宝糖醋黄河大鲤鱼九转大肠油爆双脆、扒原壳鲍鱼、油焖大虾招远蒸丸诗礼银杏、阳关三叠、芙蓉鸡片等。[2][3]
2011年,孔府菜烹饪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2014年,烟台市福山区被批准建立“中国鲁菜研发基地”,其“鲁菜烹饪技艺”和“福山大面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山烧小鸡传统技艺”“福山三不粘”“福山饽饽”等手工制作技艺则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015年,德州扒鸡被列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