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斜管虫

鲤斜管虫
鲤斜管虫:CHilodonella,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虫体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一般呈卵形,将死的个体呈圆形。背面除有横行刚毛外,其余部分无纤毛,腹部两侧在纤毛线上长着纤毛,腹面中部裸露。身体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成漏斗状的口管,并与身体纵轴向左成30度倾斜角,故名斜管虫。

危害

身体后部有一个大核,一般在大核的旁边或后面有一球形小核。适宜斜管虫繁殖的水温为12—18摄氏度,最适繁殖水温为5—12 摄氏度。因此,每年3—4月和11—12月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夏秋两季比较少见。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去。在鱼种培育池塘和小面积的人工水域环境内的鱼对斜管虫感染最敏感,而且能引起严重的死亡。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以鳃和皮肤上的粘液作营养。当鱼被斜管虫大量寄生时,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皮肤和鳃大量分泌粘液,使鱼的呼吸困难,鱼体表现瘦弱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基本症状:病鱼体色发暗、发红(即鱼体表、鳍、鳃部有充血现象),游动减慢。确诊前连续两天出现几十到上百尾病鱼死亡现象。经显微镜检查病鱼鳃丝,发现寄生有鲤斜管虫。 1999年5月12日至19日湖北省红安县国营鱼种场惨遭斜管虫的害,死亡鱼苗11428万尾,损失10.万元。一、危害鱼苗的时间渤月年家繁期本场催产缝从5月5日开始到61999、青鱼2日结束,共9批,催产亲鱼230组,其中5月7日至14日分别催产的四批亲鱼105组,生产鱼苗11428万尾分别于5月l:之日至19日惨遭斜管虫的危,鱼苗在出环前后全部死斜管虫少则3个以上,多则几十个至百余个,这四批鱼苗都被斜管虫残害,鱼苗在出环前后全部死亡。
鲤斜管虫

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