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嗉子榕

分布在广西等地的植物
[]子榕(学名:Ficus semicordata Buch.-Ham. ex Sm.)是桑科榕乔木植物。花期5-10月。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3-10米,胸径15-25厘米,树皮灰色,平滑,树冠平展,伞状;幼枝被白色或褐色柔毛。叶排为两列,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8-28厘米,宽9-11厘米,纸质,先端渐尖,基部偏心形,一侧耳状,边缘有细锯齿或全缘,表面粗糙,脉上被硬毛,背面密生短硬毛和黄褐色小突点,基生侧脉较短,侧脉10-14对,耳状叶脉侧生,3-4条;叶柄长5-10毫米,粗壮,密被硬毛;托叶披针形,长2-3.5厘米,膜质,近无毛,红色。榕果生于老茎发出的无叶小枝上,果枝下垂至根部或穿入土中;榕果球形,直径1-1.5厘米,被短硬毛、有侧生苞片、基生苞片3、被毛、总梗长5-10毫米、被硬毛,成熟榕果紫红色;雄花,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花被片3枚,红色,倒披针形,长于雄蕊,雄蕊2稀为1,花药白色,花丝短;[yǐng]花,花被片线状披针形,4-5枚,花柱侧生,短;雌花花被片与瘿花同,基部有苞片1枚,子房卵状椭圆形,花柱侧生,长,柱头圆柱形,浅2裂。瘦果宽卵形,顶端一侧微缺,微具瘤体。

分布范围

鸡嗉子榕分布于中国、马来西亚(雪兰峨以北)、越南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东部;在中国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墨脱)。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有引种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