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校歌,指1926年陈祖康作词,林庆培作曲的歌曲。[2] 黄埔军校曾先后制定过两首校歌,第一首是1924年正式建校后,校本部颁布了校歌,即《陆军军官学校校歌》,有戴季陶所作,因流传度不广,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熊雄决定再创作一首新的校歌。第二首校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歌》创作于1926年,由政治教官陈祖康创作,以奔腾的珠江为创作灵感,沿用至今。[2]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歌》歌词铿锵有力,充满着革命的激情,激励着黄埔军校的将士们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1] 历史沿革
1924年黄埔军校建校后,校本部颁布了第一首校歌,由戴季陶创作,即《陆军军官学校校歌》,因流传度不广,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熊雄决定再创作一首新的校歌。黄埔军校第五期生开学时,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熊雄,为军校没有一首好的校歌感到遗憾,便让政治教官陈祖康试作校歌歌词。陈祖康信步江边,望着眼前奔腾而过的珠江,犹如革命洪流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回过头来,军校的练兵场上红旗招展,与刀枪交相辉映,军号声和喊杀声此起彼伏。看到这一幕,不禁思潮汹涌,豪气顿生,挥笔写下歌词。熊雄看后连声赞好,并请来少校音乐教官林庆培谱了曲。这首新校歌便刊在《黄埔日刊》上,雄壮而铿锵有力的新校歌在校内外广为传唱。黄埔军校校歌一直传唱至今,现在是广州市第六中学(黄埔军校纪念中学)的校歌(学校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黄埔军校校歌为校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