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与康德、费希特、谢林一起被视为德国古典哲学(又译为德国观念论)的代表人物[1],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2][a]
1770年8月27日,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1788年,黑格尔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1801年他来到耶拿大学。1808年11月,黑格尔来到纽伦堡并在一所中学任校长。1818年黑格尔受聘于柏林大学并于1829年成为校长。1831年因霍乱(一说胃病),卒于柏林[3][4]
黑格尔生前出版的著作有:《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之间的差别》《精神现象学》《逻辑科学》《哲学科学百科全书》《法哲学原理[5]
黑格尔哲学是体系化的,他试图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哲学体系[1]。黑格尔被公认为一个艰深的著作家。当然,我们有必要区分如下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由跟随任何一种新的思想进路都会引起的理解困难,这种困难在任何一位改变了问题的讨论方式的思想家那里我们都会遇到。另一种便是在黑格尔的思想里内在固有的困难。在《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中,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6]。黑格尔哲学涉及到诸多领域,如形而上学、美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哲学史等[1]。黑格尔对后世影响深远,如马克思卢卡奇科耶夫、齐泽克、麦克道威尔、布兰顿等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7]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