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早期是从开采与利用金、银和铜、铅、锌等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前半叶,铝、镁、镍[niè]等金属的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此后,为适应航空、航天、原子能和电子技术的需要,钛、锆、锗、硅、铍、镓、钽[tǎn]、铌[ní]和稀土金属等稀有金属工业也相继发展起来。 正文
产量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有色金属在世界金属总产量中虽然只占5%(钢铁约占95%),但其产值却几乎与钢铁相当。由于有色金属的经济价值高,应用领域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由表1可知,1900年世界铜、铝、铅和锌总产量仅为186.6万吨。其中:铅占47.2%;铜占26.8%;锌占25.7%;铝仅占0.3%。到1980年,这四种有色金属的总产量增至3696万吨,比1900年增长了18.8倍,平均每十年约增长2.3倍。在其总产量的构成比例中,铝占43.4%,铜占25.3%,锌占16.7%,铅占14.6%。到80年代铝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资源 世界有色金属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大约60%的储量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40%的储量分布于工业发达国家,这部分储量的4/5又集中在苏联、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国外铝资源主要分布在几内亚(占世界总储量的33.9%)、澳大利亚(占18.6%)和巴西(占10.3%);铜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占18.5%)和智利(占18.5%);铅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占20.8%)、澳大利亚(占13.8%)和苏联(占13.2%);锌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占18.7%)、美国(占14.5%)和澳大利亚(占12.6%);锡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占23.6%)和泰国(占11.8%);镍资源主要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占25%)和加拿大(占16%);钛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占26.3%)、印度(占17.5%)和加拿大(占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