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脉高粱是一种栽培一年生谷物,其须根较粗且具有支撑功能。植株高度一般在2-4米之间,基部直径约为1-3厘米,汁液较少且味道清淡。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及黄河流域以南省份以及印度、日本、美国等地也有种植。[1] 形态特征
多脉高粱是一种栽培一年生谷物,其须根较粗且具有支撑功能。植株高度一般在2-4米之间,基部直径约为1-3厘米,汁液较少且味道清淡。叶鞘无毛,叶舌硬膜质,呈半圆形,顶端密生短纤毛。叶片长可达1米,宽6-10厘米,中脉在上面宽约5毫米,白色,凹陷成浅槽,于背面隆起。圆锥花序紧缩,圆筒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5-35厘米,宽6-10厘米,分枝6-10枚轮生,直伸或蛇曲,基部粗壮,具柔毛和微小的糙毛。[2]总状 花序具2-5节,疏生微细糙毛。无柄小穗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顶端尖或钝,长4-5毫米,宽2.2-2.5毫米,无毛或仅于边缘具纤毛。两颖近等长,第一颖纸质或近革质,具12-14脉,脉粗而显著,自顶端直达基部,中部以上边缘内折,两侧具脊,脊上有狭翅,粗糙。第二颖较第一颖质硬,为革质或薄革质,背部圆凸,顶端具脊,略呈舟形。第一外稃透明膜质,长椭圆形,长4-4.5毫米,疏生纤毛,具2脉。第二外稃卵形,长约3.5毫米,顶端微2裂,自裂齿间伸出1扭曲的芒,芒长4-6毫米。雄蕊3枚,花药长3-3.5毫米。颖果成熟时顶端微外露,长3-5毫米,宽2-4毫米,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背部圆凸,胚卵状椭圆形,胚乳粉状,白色,种脐椭圆形。有柄小穗长约1.5毫米,线状长圆形,或线状钻形,长3-6毫米,棕褐色,雄性或中性,宿存或连柄一起脱落,第一颖9-19脉,第二颖7-9脉。花果期6-9月。染色体数2n=20(A. K. Sharma et Bhattacharjes, 1957)。[3] 分布范围
多脉高粱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同时在华北及黄河流域以南省份也有少量栽培。此外,这种作物也在印度、日本、美国等地被广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