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1853—1932年),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德国籍物理化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科学家,也是物理化学的创始人之一,190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他除了在物理化学、催化、氨制硝酸、能量学、颜色学等科学领域作出开创性的贡献以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哲学家、科学史家、心理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作家,曾就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文化、能源、公共教育、人道主义、战争与和平、国际主义等问题提出过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行动方案。他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教师和勤于笔耕的编辑,一生撰写了45本著作、500篇科学论文和5000篇评论文章,并编辑了6种杂志。他著有《普通化学概论》《自然哲学概论》《电化学:历史与理论》等,是“批判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2] 人物生平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1853年9月2日出生于利沃尼亚地区的里加(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管辖,现为拉脱维亚首都)。奥斯特瓦尔德少年时被送入自然科学教育和实用技术并重的一所文实中学(Realgymnasium)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