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鳞多孔菌(学名Cerioporus squamosus),又名Polyporus squamosus,是多孔菌科的一种真菌,为木栖腐生中型菇类,可食用。该菌广泛分布于北美、澳洲、亚洲和欧洲,主要生活在硬木树种林中,导致硬木树种的心材发生白色腐朽。宽鳞多孔菌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 Dryads 生物,它们可能曾坐在这种真菌上休息。 生态特征
担子果一年生,具短柄或近无柄,肉质。菌盖单生,群生或呈覆瓦状,初期呈圆形,后来呈肾形或扇形,5.5-26×4-20cm,厚1.5-3cm,扁平或靠近基部有些下凹,表面新鲜时粘,乳黄色或赭[zhě]黄色,干后变褐色或黄褐色,被有同心排列的粘着的暗褐色或褐红色鳞片;边缘薄,完整,有些波浪状并内卷。菌肉新鲜时淡白色,软,干时呈污黄白色,轻而脆,厚达1-2.5cm。菌管沿柄下延,白色,干时黄褐色至暗褐色,长3-4mm。孔面与菌管同色;管口长圆形,辐射状排列,长2.5-3mm,宽约2mm,管壁完整或齿裂。菌柄侧生,偶尔近中生,长2-6cm,粗1.5-6cm,顶端通常被网纹,基部黑褐色至黑色,被绒毛。 菌丝系统二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具锁状联合,直径3.5-6.9μm;骨架一缠绕菌丝无色,厚壁,树状分枝,骨架干直径3.5-4μm,未端形成鞭毛状缠绕菌丝,直径1.5-2μm。 担孢子圆柱形,透明、平滑, 10.4-15×4-5.2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