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帝国-快懂百科
1871年-1918年间欧洲君主制国家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英语:The German Empire),也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指在1871年1月18日至1918年11月9日期间,由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欧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联邦制[a]国家。[1][2][3][4][5] 德意志帝国的前身是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地区最初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普鲁士王国继承其对德意志地区的统治权。18世纪中后期,普鲁士开启资本主义改革,国力逐渐强盛,并与奥地利在欧洲中部展开争霸。[6][7][8]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发表关于统一问题的“铁血演说”,此后通过战争先后打败丹麦和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北部和中部,取得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9][10][11]1870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同年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奠定了德意志统一的基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建立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包括22个邦国、3个自由市、1个直辖领地,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12][13] 帝国建立后,威廉一世继续任命俾斯麦为德意志帝国宰相,在俾斯麦的主导下,德意志帝国在1873年实行帝国金本位制,又在1875年将普鲁士银行改建为皇家银行,随后颁布一系列法规和制度,继续深化资本主义改革;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开始军事扩张,提高常备军和军费限额。随后,德意志帝国在1878年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 对内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同时对外运用联盟政策,在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以确立自身在欧洲的霸权。[9][9][10]19世纪初期,德意志帝国开始工业革命,逐渐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国力崛起后,德意志 帝国开始谋求在近东、远东、太平洋、非洲进行殖民侵略扩张,与大英帝国的冲突日益剧烈。为应对德意志帝国“三国同盟”的威胁,大英帝国与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双方开始筹备战争。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德意志帝国鼓动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年底到1915年,德意志帝国军队相继进攻法国、俄国受挫,战争在1916年进入僵持。1917年,随着美国等参战,盟国土耳其、奥匈帝国投降,德意志帝国内外交困。1918年11月9日,首都柏林爆发“十一月革命”,帝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14][15][16][17][18] 国名由来
公元486年,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19]大约在8世纪,日耳曼人开始使用拉丁字母,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德语。公元843年,法兰克帝国分裂后,讲德语的日耳曼人聚居在东法兰克王国,逐渐形成德意志民族,[20]他们开始称自己生活的国度为“德意志兰”(Deutschland)。[21]公元920年,东法兰克王国改称为“德意志王国”(Regnumteutoni-cum),开始了日耳曼人部落族民族的德意志化融合过程。[22]公元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接受教皇约翰十二世的加冕,被封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德意志王国也开始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德意志第一帝国”。[23]1871年1月,普鲁士王国打败法国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