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慢性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

病因

  • 慢性便秘有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因。器质性病因可以由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硬皮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许多药物亦可以引起便秘。
  • 1.直肠、肛门病变
  • 直肠脱垂、痔病、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
  • 2.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 如糖尿病肠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 3.神经系统疾病
  • 如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
  • 4.肠管平滑肌或神经元性病变
  • 5.结肠神经肌肉病变
  • 6.精神及心理障碍
  • 7.药物性因素
  • 含铝或钙的抗酸剂铁剂、阿片类、抗抑郁剂、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
  • 8.其他
  • 运动少、特殊职业、或曾接受腹部或骨盆腔手术后,服用特殊药物之患者。

临床表现

  • 慢性便秘多无明显症状,但神经过敏者可主诉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发作性下腹痛、排气多等胃肠症状,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也可与精神因素有关
  • 由于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患者可有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下坠感等不适感觉。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乙状结肠
  • 大部分慢性便秘为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 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将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分为慢传输型、排便障碍型、混合型和正常传输型。慢传出型便秘表现为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主要症状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费力;排便障碍型便秘表现为排便过程中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肉不能有效地协调运动,直肠推进力不足从而导致直肠排空障碍,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排便费时需要手法辅助排便等。混合型便秘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障碍的证据。正常传输型多见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病与精神心理异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