柽柳沙鼠

1773年Pallas命名的动物
[chēng]柳沙鼠(学名:Meriones tamariscinus),别称沙耗子,为鼠科沙鼠属的动物,体型较大,尾较短,耳也短,体背棕褐色,带淡红,毛尖有很短的黑色,腹面毛纯白色,腹中央为污白色。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哈萨克斯坦乌拉尔河口。

形态特征

柽柳沙鼠体型较大,体长大多150mm以上。尾较短,短于体长。耳短,耳长相当后足的1/2。柽柳沙鼠体背棕褐色,带淡红。幼体稍显灰色。背毛基灰色,约占毛长的2/3,中段浅棕褐,毛尖有很短的黑色。背毛间杂有很少的黑色长毛。腹面毛纯白色,腹中央为污白色。体侧上半部缺少红色而呈棕黄色。背腹毛色在体侧分界明显而平直。颊部污白,眼前和眼下白色毛具黑尖,显污白色,眼上后方为白色。耳背面密毛与背同色,内面稀疏的毛为白色。耳缘具白色短毛,耳后也具一撮自毛。臀、尾基两侧具二块与腹面白色相连的白斑。四肢外侧同背色,内侧同腹色。尾具明显二色,尾背面与体背同色,但杂有大量毛尖棕黑色的长毛,使尾背面呈黑棕色。越向尾端黑色部分越长,形成棕黑色毛束,但毛束不如长爪沙鼠红尾沙鼠发达。尾的腹面在尾基部带棕色,其他余部为纯白色。前足掌裸露,背面白色。后肢白色,在疏部中央具一长条棕黑色条状斑。爪暗棕色。
柽柳沙鼠头骨粗壮,背方较平坦,顶骨处稍隆起。鼻骨长,后端略窄。额骨显长,而顶骨略短。额骨间缝长约为顶骨间缝长的2倍左右。眶上嵴发达,后连于顶嵴平行后伸。顶间骨略向前突呈弧形,后端亦为弧型,且比前缘大。门齿孔较长,达齿隙长的一半以上。腭孔较短,从第1臼齿最后一齿环到第2臼齿前齿环。听泡发达,但不如红尾沙鼠郑氏沙鼠等。听泡长度不及额骨中线长,一般不超过颅全长的30%。听孔前壁没形成小鼓泡,因而与鳞骨颧突之间有较大距离。听泡孔前缘向外侧突起呈管状。乳鼓泡膨胀,但未隆出枕骨之外,此处宽度远窄于颧弓宽度。
柽柳沙鼠上门齿唇面具纵沟,稍偏外侧。臼齿形态与红尾沙鼠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