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害虫

桑树害虫
桑树害虫包括昆虫纲蛛形纲所属共200种以上。分布普遍的有:专食叶肉的野桑蚕野蚕)、桑[míng]、桑蟥,兼食芽叶的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危害枝、芽的桑白蚧,钻蛀树干桑天牛和刺吸汁液的桑[]马、桑始叶螨等30多种。中国主要桑树害虫有下述多种。

简介

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鳞翅目蚕蛾科。又称野蚕。一般年发生3~4代。以卵块在桑枝上越冬。成虫灰褐色,雌成虫体长约20毫米,雄成虫略小。前翅翅面有两条褐色横带,后翅翅面中央有一褐色阔带。卵灰白色,扁平、椭圆形。幼虫淡褐色,有斑纹,5龄期长约40~65毫米。蛹体棕褐色,纺锤形。茧灰白色,椭圆形,茧层紧密。幼虫食害桑叶,与桑蚕争夺饲料。野桑蚕微粒子病、硬化病和病毒病等与桑蚕相互感染,常成为夏秋期多发蚕病的病源。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鳞翅目螟蛾科。俗称油虫。一般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孔裂隙中越冬。成虫体茶褐色,长约10毫米,两翅均有白色带紫色反光,前翅有5条淡茶褐色横带。卵水绿色,扁圆形,散生嫩叶背面。幼虫淡绿色,越冬幼虫体呈淡红色。蛹体黄褐色,细长纺锤形,尾端臀棘瘦长。初孵幼虫食害叶下表皮,3龄后吐丝折叶,伏内取食。被害部形成透明的灰白色薄膜,周围干枯。严重时成片桑园枯黄。幼虫粪便污染桑叶,易致蚕病发生。
桑蟥(Rondotia menciana)鳞翅目蚕蛾科。俗称白蚕。分一化性、二化性和三化性,均以有盖卵块在桑枝、干上越冬。成虫黄色,体长约10毫米,翅面有两条波浪形黑色横纹。卵扁平椭圆形,非越冬卵乳白色,整齐成堆排列;越冬卵浅茶褐色,卵块椭圆形,上盖深茶褐色母虫体毛。幼虫头部黑色,胸腹部乳白色。体被粉末,初龄时白色粉末,4龄后呈黄色。蛹乳白色。茧层疏松,黄色。幼虫专食桑叶,影响夏秋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