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头南星

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
棒头南星(学名:Arisaema clavatum):为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650米至1,400米的地区,多生在林下以及湿润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块茎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径2-4厘米。鳞叶3,膜质,外面的长 1-2厘米,内面的长10-20厘米,下部筒状,上部披针形,钝或骤尖。
叶2,叶柄长40-60厘米,下部1/2鞘状;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7-)11-15,纸质,长圆形至披针形,骤狭后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无柄,中肋明显,侧脉极细弱,脉距1-2毫米,集合脉距边缘1-2毫米;中间5枚裂片近等大,长10-19厘米,宽3-6厘米,其它侧裂片依次渐小,最外侧的长2-4厘米,宽0.5-1.5厘米。
花序柄比叶柄短,长30-46厘米。佛焰苞长7.5-16厘米,绿色,管部带紫色,檐部内面有5条苍白色条纹,居中的1条向先端隐失,有时不具条纹,管部圆柱形或长漏斗状,长3.5-8厘米,上部粗1.3-2.5厘米,喉部边缘斜截形或浑圆,不外卷;檐部与管部近等长,近菱形或短椭圆形,宽1.5-3厘米,锐尖,基部略狭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