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文化

水稻种植文化
当今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是以大米为主食。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出大量稻谷、稻米炭化物,经C14测定距今5000到8000年之间;河南舞阳遗址,1991年发掘时在红烧土块中发现10枚稻壳印痕,经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比较,发现与现代稻粒长度接近。印痕纵沟宽140—350微米,也与现代稻粒的140—280微米大致吻合。经测定为8000年左右;浙江河姆渡遗址,20世纪70年代末发掘,在400M2的范围内发现很厚的人工栽培稻炭化物,以及石磨、骨[]、木铲等谷物生产工具。经测定距今6700±200年左右;等。

概述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被《考古》杂志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水稻种植文化
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约4米左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层的时代,经过对地层中出土的遗物的碳-14测定,确定其年代为距今约六七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