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

英格兰西南部河流
泰晤士河拉丁语:Tamesis,威尔士语:Tafwys,英语:River Thames),又称泰姆河,是英格兰流程最长的河流,也是英国第二长河。[1]泰晤士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流经英格兰南部9个郡,包括威尔特郡牛津格洛斯特郡伯克郡白金汉郡萨里郡埃塞克斯郡肯特郡大伦敦地区,最后汇入北海。泰晤士河全长346千米,流域面积1.3万平方千米,[1]年均流量18.9亿立方米,[6]是全世界水面交通最繁忙的都市河流和伦敦地标之一,被称为英国的母亲河。[7]
泰晤士河最初形成于约1.7亿年以前的侏罗纪时期,[7]在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泰晤士河作为实体开始出现,[7]第四纪时期,盎格鲁冰川覆盖了英格兰东部和中部的排水系统,堵塞了泰晤士河和伦敦以北的南岸支流,导致泰晤士河改变路线,流经当今的伦敦地区。[8]约在25万年前,泰晤士河形成了现在泰晤士河谷的地貌。[9]13000年前冰河时代末期,大不列颠岛从欧洲大陆分割出来,泰晤士河从前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之后则变为一条独立的大河[10]泰晤士河分为五个河段,其中有三个非潮汐河段和两个潮汐河段,由51条支流提供水源。[11]主要支流有梅德韦河、韦河、利河、罗丁河等。[12]泰晤士河流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地肥沃。[13]河的东面和南面是奇尔特恩丘陵的白崖和伯克希尔丘陵,西部是科茨沃尔德山脉,北部是北安普敦郡高地。[2]泰晤士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4]其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6]泰晤士河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仅有30多万只候鸟和野鸟,还有多样化的鱼类种群,如:鲑鱼、褐鳟鱼比目鱼等;[15]同时也生长有多种草本植物,包括欧洲白蜡树、单子山楂、常春藤西洋接骨木欧独活刺荨麻匍枝毛茛等。[16]
人类在泰晤士河地区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之后泰晤士河河畔成了古罗马人和撒克逊人的聚居地。[17]19世纪50年代初,英国工业的急剧发展和人口大幅度增加,泰晤士河受到严重污染,曾先后4次发生霍乱[18] 英国政府耗资300多亿英镑,经过150年的不懈综合治理,终于使泰晤士河成为世界上流经首都的最干净的河流。[18]泰晤士河河畔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岸边的宫殿、码头、教堂、桥梁、剧院、博物馆以及崭新的摩天大楼、世界著名的大本钟、国会大厦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等均坐落在这里。泰晤士河也是许多诗人和小说家创作的灵感源泉。由于泰晤士河的重要地位,许多特色民俗也在此诞生,比如天鹅清点、冰冻集市和划船比赛等。[1][19][20][21]

命名

泰晤士河的释义是英国的河流,拉丁人称这条河为Tamesis,威尔士人称这条河为Tafwys,[17]凯尔特人称这条河为塔梅沙Tamesa及塔梅西斯Tamesis,罗马人称这条河为Thamesis,撒克逊人称这条河为泰梅斯Temes或泰梅西Temese。[22]它来自凯尔特语中的塔姆(tam),意思是顺滑或广泛蔓延。在公元699年的一份手稿中被称为Thamise,在八、九世纪早期被称为Tamisia,在1750年至1842年的议会法案中被称为“泰晤士与伊西斯河”。[22]牛津大辞典中它被称为伊西斯河(River Isis),Isis的含义是“王座”,同时也是古埃及的一位女神的名字,这个伊西斯女神的头饰便是一个王座;作为法老王权的化身,她被埃及人视作亡灵和幼童的保护者,被当做母亲和保护神一般崇拜,而这种崇拜传遍了整个希腊和罗马世界,也传到了英格兰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