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卟啉病

杂色卟啉病
卟啉病是由于血红素合成途径中特殊酶缺乏,导致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前体产生过多的一类疾病,杂色卟啉病是其中一种。杂色卟啉病又称混合性卟啉病(variegted porphyria, VP),是一种遗传性卟啉病,病因为原卟啉原氧化酶缺陷,临床上既有腹部和神经系统症状,又有慢性光敏皮肤症状。自1969年 Weiss 发现本病以来,仅见于少数家系,在南非荷兰后裔中发病率较高,达3‰,在丹麦苏格兰澳大利亚瑞典英国及我国台湾也有报道。本病主要由于遗传性原卟啉原氧化酶缺陷所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腹部、神经精神征群、光敏感性皮肤损伤,发作可因巴比妥等诱发,粪中可查到大量粪卟啉和原卟啉。注意避免可能诱发急性发作的各种因素极为重要,急性发作期对症治疗。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部分皮肤损害可以损毁容貌,严重的发作如无适当的治疗可因呼吸麻痹、心律紊乱或血压过低等情况死亡。

就诊科室

病因

  • 本病主要由于遗传性原卟啉原氧化酶缺陷所致。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卟啉原氧化酶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q23,VP患者基因突变,致使患者血红素合成酶活性下降,导致卟啉前体及卟啉均增高,产生相应的神经和皮肤光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