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口水库

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
1
3
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是华北地区的水库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与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交界处,始建于1975年10月。[6][1][2]工程总投资6.8亿元。[3]
潘家口水库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最大面积达72平方公里,最深处80米,库区水面105,000亩,坝址以上控制面积为33700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75%(滦河全流域面积为44600平方千米);主坝坝顶高程230.50米(大沽高程),正常蓄水位222.00米,设计洪水位224.50米,校核洪水位227.00米,汛限水位216.00米;总库容29.3亿立方米;坝后式水电站总装机42万kw。潘家口水库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2][1]
潘家口水库水库上游区域年平均气温为8°C,[7]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95毫米,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差异悬殊。[8]潘家口水库主要有喜峰口要塞、松亭关要塞、潘家口长城(部分长城没入水中,形成水下长城)等人文景观和十里画廊、象鼻山一线天等自然景点。[1]

历史沿革

1973年,国家为缓解天津市河北省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困难问题,作出了兴建潘家口水库工程的决定,施工任务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00619部队承担(后改编为武警水电部队第一总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