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效应

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关注度的表现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 )”又名“聚光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概念。[1]于1999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汤姆·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肯尼斯·萨维斯基(Kenneth Savitsky)通过“聚光灯效应”实验提出并发表。[2][3]
焦点效应(聚光灯效应)主要内容:人们以自我为中心,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形象与言行的关注度,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不良印象,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心理表现。[3][4][1][2][5]比如:当我们穿着“另类”的服装或新理了发型时,总会感觉人们用异样的眼光关注自己,使自己很不自在。但实际上这只是我们自己的心理作用而已,他人根本不在乎我们的穿着与发型。[2][5]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在大多数时侯都会在潜意识里受到焦点效应的影响,从而过分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6]这往往会在社交活动中为我们带来“过度自尊”或“极度自卑”的极端表现,进而出现“唯我独尊”与“社交恐惧”的社交障碍[7][6][8]

概念的提出与验证

“聚光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