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Ecological Genetics)是一门结合群体遗传学与生态学的遗传学分支,专注于研究生物群体如何适应生存环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遗传响应机制。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多种生物学问题,对于进化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及动植物、微生物育种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发展历史

生态遗传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R.A.费希尔J.B.S.霍尔丹、S.赖特等人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开展的理论群体遗传学研究,以及40至50年代T.多布然斯基、C.H.沃丁顿等人针对昆虫进行的实验群体遗传学研究为其奠定了基础。1963年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11届国际遗传学大会首次举办了生态遗传学的学术研讨会。1964年,E.B.福特发表了《生态遗传学》一书,标志着该学科已成为独立的遗传学分支。198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第16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不仅讨论了生态遗传学,还涉及了应激遗传学,这标志着从分子层面研究生态遗传学的开端。

基本内容

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