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是以病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具体来讲,它是一门在充分了解病毒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特征基础上,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探寻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从而揭示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本质,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及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其依据的科学。病毒学家是致力于病毒学研究的科学家。 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说过:“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疾病或传染病大流行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和全面的影响。已控制的许多传染病卷土重来。一系列新传染病相继被发现,已使人们认识到,尽管已经处于上风,但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将永无止境。这样一群科学家在引领着人们与病毒斗争着。 贝杰林克
Martinus Wllem Beijerinck,1851~1931,荷兰微生物学家。1872年毕业于德尔夫特科技学院。1887年获博士学 位。1895年起在德尔夫特科技学院任教。贝杰林克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榨取受感染的烟草叶汁能感染健壮植株,但从叶汁中既未找到细菌病原体,也未能从叶汁中培养出微生物。还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可以感染另一健壮植株,并能无休止地感染下去,这表明感染因子能够增殖。由此他指出烟草花叶病由非细菌的病原因子诱发,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1,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3,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贝杰林克是最先发现病毒,并为病毒定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