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快懂百科
葡萄(Vitis vinifera L.),别名赐紫樱桃,菩提子,山葫芦,蒲陶,草龙珠等,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植物。[1]该物种的原生分布地位于欧洲中南部至中亚和伊朗北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3]葡萄喜欢光照充足、干燥和夏季高温的气候,有一定程度的耐寒性,对土质要求不严,适生于疏松肥沃的砂质土。[4]葡萄是木质藤本植物,茎圆柱形,卷须分枝成两叉,与叶对生,每隔2节出现一次。叶卵圆形,长宽约7-18厘米,常有3-5个浅裂或中裂。圆锥花序,多花,长10-12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花蕾倒卵球形,花萼浅碟形,边缘波状,花瓣5枚,呈帽状黏合脱落,雄蕊5枚,花盘5浅裂,雌蕊1枚,在雄花中完全退化,花期4-5月。[5]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5-2厘米,成熟期8-9月。[1][6] 葡萄既可观赏[7],亦可食用,鲜食、榨汁、酿酒均可。[4]此外,根据《中华本草》记载:它对肺、脾、肾经有益,可用于补气血、增强筋骨、促进利尿。[8]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烦渴,风湿痹痛,淋病,水肿,痘疹不透。[9]葡萄可用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4]常见的鲜食葡萄品种有巨峰(Kyoho Grape)、夏黑(Summer Black)、金手指(Gold Finger)、紫玉(Purple Jade)、茉莉香(Jasmine)[10]等,酿酒葡萄品种有黑比诺(Pinot Noir)、品丽珠(Cabernet Franc)、梅鹿辄(Merlot)等。[10][11] 分类
葡萄(V. vinifera L.))又被称为欧亚种葡萄,其与三个野生亚种栽培品种(ssp. saliva D.C.、ssp. sylestris Gm.和ssp. caucasica Vav.)共同组成真葡萄亚属(Subgen.Euvitis Planch.)三个种群中的欧亚种群,另外两个种群分别为包含重要葡萄抗病种质资源的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12] 欧亚种是葡萄属植物中唯一的栽培种,起源于黑海和里海之间以及南部的中亚和小亚细亚地区。葡萄栽培品种由这里传播到欧洲,并进一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经过长期的引种、驯化、育种和无性系选种,形成了多样化的栽培品。目前,全球90%以上的葡萄产品来自欧亚种,80%以上的葡萄品种源自欧亚种。这些品种广泛种植于地中海气候地区。欧亚种葡萄形态和生理特征多样。根据Negrul(1983年)的分类,所有品种可划分为三个主要品种群:东方品种群(如牛奶、龙眼),果实大且穗大,生长期需要较高温度,多用于生食;西欧品种群( 如赤霞珠、雷司令),果实较小但产量高,抗寒性较强,生长期需要温和的气温,适用于酿酒;黑海品种群(如晚红蜜、白玉),介于前两者之间,既可食用也可酿酒。[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