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抑郁

血管性抑郁
据WHO估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约为1.2~2.0亿,这些患者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位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患,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而血管性抑郁是抑郁症常见的亚型,并作为近10年提出的新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介绍

血管性抑郁症是近10年来提出的新概念,为一组与脑血管病或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老年期抑郁综合征。血管性抑郁是抑郁症常见的亚型。

由来

早在1896年,克雷珀林(Kraepelin)等首先提出老年人的抑郁症有其特定的临床特征;1905年,高普(Gaupp)等通过精神病理分析,报告了45例“动脉硬化性抑郁”病例;1962年,波斯特(Post)提出“脑血管病介导的抑郁症”学说,并于1972年发表文章报告了多例伴发血管疾病的抑郁症老年患者;1997年,亚历克索普洛斯(Alexopoulos)和克里希南(Krishnan)等人提出了“血管性抑郁(vasculardepression)”的概念,此后“血管性抑郁”一直是众多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