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变色龙(学名:Furcifer Pardalis)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避役科的一种体色多变的变色龙,其体色可以呈现多种色调,如绿色、红色,祖母绿等。[1]皮肤可以根据心情改变颜色,[2]雄性比雌性色彩更为丰富。[3]豹变色龙所有变化的体色都有一条横穿腰身的白色带状条纹,处于交配期的雄性豹变色龙皮肤上的条纹更加鲜明。[1] 豹变色龙主要分布在留尼汪岛、马达加斯加东部及北部的树木稀少地区或灌木丛中;体长40-52厘米,面部上半部分瘦削扁平,覆有大块鳞片,舌头可以轻易地伸展拉长,具有黏性,可用于捕捉猎物,特别是一些蟋蟀、蠕虫、蟑螂和飞蛾。嗅觉和听觉不发达,只依靠锐利的视觉来寻找猎物,[1]眼睛呈穹顶状分布在头部两侧,两只眼睛可以不受彼此影响独立转动。四肢呈钳状,每条腿上都有五根脚趾,其中两趾朝向一侧,另外三趾朝向另一侧。[4]尾巴长而卷曲,可以不用脚就轻松地抓住树枝,尾基部有半阴茎,因此显得宽大肿胀。雌性体形更小,体色单一,尾巴基部窄小,可以透过它的皮肤看到卵。[1] 雄性比雌性更加活跃,繁殖期开始时,会为争夺领地而战,雄性会通过改变体色或摆动身体来求偶。[1]雄性通过自身体色的突然闪烁来吸引异性,当对方已经怀孕时,体色会发生变化,即为拒绝的标志,在不同区域有固定的颜色花纹。[4]交配过后,保存的精液可使雌性连续产2次或更多次卵。经过3-6周的妊娠期,可产10-40枚卵。[1]豹变色龙可以很快地完全将皮换掉,一只豹变色龙大约用24小时可以就完全再生整张皮肤。[4] 物种介绍
中文名:豹变色龙(拼音:bào biàn sè l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