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鲎

鲎科鲎属下的一种
1
4
中华[hòu]学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鲎科属下的一种节肢动物[2]别名中国鲎、马蹄蟹、三棘鲎、东方鲎[3][4]。其体长可达60厘米,平均体长31.2厘米,体重3~5千克。鲎由三部分组成:头胸甲呈马蹄形;腹部呈六角形,两侧具棘刺;尾部是一根长的尾剑。[9]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生活在浅海沙质海底。[17][18]
中华鲎食性较广,主要取食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取食海底藻类[8]其生长周期很长,经过13~14年才能成长为性成熟个体。另外血液中因含有铜离子而显示为蓝色。中华鲎的提取物通常用于化妆品、纺织品、纸张、薄膜、海绵片材、色谱和固定化介质以及分析试剂的制造。[5]也会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制药领域,制作成鲎血试剂、伤口愈合剂、血液抗凝剂、抗血栓和止血药物。[19][20][15]另外中华鲎稚鲎对生态环境状况相当敏感,因此它们的出现频率能够间接反映海洋污染的程度。[14]
中华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ver 3.1——濒危(EN)。2021年,入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6]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