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物种
驯鹿(学名Rangifer tarandus)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物种,别名为角鹿。[2][3]其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北极、亚北极、北生物区系苔原、山地和林区,[6]栖息地广布在大陆沿海平原到山脉和北极岛屿间,横跨北极高地至北方森林。[1]在西方文化里人们相信,每逢圣诞节,圣诞老人会乘坐驯鹿拉着的雪橇把礼物送往世界各地。[10]
在鹿科动物中,驯鹿体型属中等大小,体长120~220cm,肩高85~140cm,体重60~120kg。[4]不同的驯鹿亚种之间体型有很大差距。总体上说,生活在南部地区的驯鹿要比北部的同类体型更大。[3]其是鹿科动物中唯一雄雌都生长鹿角的鹿种,[5]喜食柔嫩多汁的食物,营高度群居生活,[7]多在每年暮春和初秋迁徙。[3]驯鹿的寿命相对较长。[1]
2015年,驯鹿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1]驯鹿非常温顺,是唯一可以用于使役的鹿科动物,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9]其鹿角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11][8]此外,驯鹿在整个北极圈土著文化中有重要地位,[12]中国大兴安岭地区鄂温克族人也离不开驯鹿,甚至把驯鹿当做一种财产,[13]喜欢将其称作“林海之舟”“森林之舟”。[14]

起源演化

历史上,更新世冰川-间冰期循环对驯鹿和其他北极、亚北极生存的动物演化历程有着重大影响。在经历了北美洲威斯康辛冰川期、欧亚大陆威克赛尔冰川期后,驯鹿的祖先成为了在末次冰期保护区中最为适应苔原生活的物种之一,生活在苔原区的原始驯鹿种群最后一次分离前,种群间发生了“种内遗传变异”,尤其是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至北极区间生活的种群。[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