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吻真鲨

软骨鱼纲真鲨目的动物
黑吻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acronotus)是真鲨科真鲨属鲨鱼。通常有1.3-1.4米长,10千克重,其最长的纪录为2.0米,最重的纪录为18.9千克。小的黑吻真鲨一般的体长就有1.3米。它的俗名来源于它前吻顶部上的黑色斑点,但是年长的黑吻真鲨的这一特征会慢慢地变得比较模糊。具有细长的流线型的躯体,而且还有长而圆的前吻和大眼睛。每个鼻孔前都有发达的皮瓣,其作用是控制进出水流。第一背鳍比较小,似乎呈镰刀状。胸鳍较短而且呈楔形状,躯体由部分重叠的盾鳞覆盖。其背部为黄色到灰绿色,腹部为白色到黄色。其前吻顶部有一个特征的暗斑,在幼年的黑吻真鲨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第二背鳍的顶部,尾鳍上叶(尾鳍下叶有时)为暗色。
黑吻真鲨主要以捕食小的硬骨鱼类头足类动物为食,同时它们也是其他大型鲨鱼的猎物。黑吻真鲨与真鲨属鲨鱼的其他成员很相似,都是采用胎生的方式进行繁殖的,也就是胚胎始终附着在胎盘上。雌性的黑吻真鲨在经历了8-11个月的怀孕期以后,会在每年或者每两年的晚春或者初夏的时候产下3-6个新生的小黑吻真鲨。分布于美洲西海岸及其岛屿的大陆架海域,其主要分布范围北到北卡罗来纳州,南到巴西南部海域,其中包括巴哈马墨西哥湾加勒比海

分布范围

海域:分布于美洲西海岸及其岛屿的大陆架海域,其主要分布范围北到北卡罗来纳州,南到巴西南部海域,其中包括巴哈马、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全球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