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

中国湖南省辖地级市
1
4
怀化市,位于中国湖南省西部沅江中上游地区,介于北纬25°52′22″~29°01′25″、东经108°47′13″~111°06′30″之间,区域总面积27564平方千米[1],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4]。从地理位置上看,怀化南接广西(桂林、柳州),西连贵州(铜仁、黔东南),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怀化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中国东中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今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20]。截至2024年末,怀化市常住人口为441.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4.7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89%。[11]
怀化市地处中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雪峰山和武陵山绵延,形成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地貌轮廓自西南向北倾斜,呈一狭长地带。东南部雪峰山脉成弧形盘踞,西北部为武陵山脉所绵延,中间丘岗起伏,形成若干盆地。[1]因此其虽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严寒酷暑期短的特点,但严寒酷暑期较短,山区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异特征[21][22]。怀化市因秦朝在此设立黔中郡而开始纳入中原政权版图,唐朝时期,增设道行政区,怀化属江南西道巫州。宋朝时期属怀化属辰州、叙州及羁[]懿州地[23]。元朝时期,设中书省,省下设路、府、州、县,怀化境内设辰州路、[yuán]州路、靖州路,隶属湖广行省[24]。1949年分设会同、沅陵两个专区,至1952年以会同专区为基础合并周边区域成立芷江专区才形成今怀化市的雏形,后历经黔阳专区、黔阳地区、怀化地区等名称,最终于1998年设立地级怀化市[21][24][23]。截至2025年3月,怀化市下辖10个县、2个区、1个市(含1个管理区)。[5]政府驻地怀化市鹤城区。[6]
在农业方面,怀化市的种业、水果、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茶叶、畜禽、竹木、酿酒等为地方特产品牌,在工业方面,重点产业为实体工业,并且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在未来发展中更加重视。[25]怀化市地处湘黔桂三省区的交通要冲,是中国综合交通枢纽,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有2条高速铁路和5条普速铁路在此交汇,高速铁路里程居湖南省第一位[26]。怀化市已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中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等荣誉[27]。根据湖南省统一核算,怀化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093.82亿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300.0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658.28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1135.47亿元、增长3.7%。[10]
怀化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截至2023年7月,怀化市有510项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包括高腔、傩戏靖州苗族歌[tēng][28][29],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项目39项。[28]怀化市还有187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南部的“百里长廊侗寨示范区”景观优美[30]。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瑶族的罢稼节和盘王节等,体现了丰收和祖先崇拜的传统[31]。还拥有独特的五溪文化,五溪文化是怀化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主要包括[nuó]文化、巫文化、盘瓠文化、楚文化汉文化和佛文化等等[32]。该市还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转军地,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受降地[33]。该市3A级以上景区总数达50个,位居湖南省第二,4A级以上景区13个,位居湖南省第三[34]。有怀化市芷江抗战受降纪念旧址、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怀化市黔阳古城旅游区等景点[12]

地名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