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是中国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地处福建西北部,居闽赣两省三地市交界处,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称。[11]总面积1539.38平方公里。[4]截至2024年末,泰宁县常住人口1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38%。[7] 泰宁县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东南侧,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地貌以丘陵为主。[5][1]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温高多雨,冬季寒冷干旱,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1][3]新石器时代,泰宁县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建归化县;[1][2][3]宋元祐元年(1086年),改归化为泰宁县;[1][2]1950年2月9日,泰宁解放;1983年3月,隶属三明市;至今仍属三明市。[2][3][2][3]截至2024年6月,泰宁县辖3镇6乡,111个行政村和6个居民委员会。[4]截至2025年7月,县人民政府驻三明市泰宁县和平中街25号。[9] 泰宁县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2]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3]国家级制种大县、[14]国家级出口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15]形成以旅游业为支柱,[11]以茶叶、乌凤鸡为重点的特色现代农业和以饮品、竹木制品为主导的绿色工业相结合的产业体系。[15]2024年,泰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67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为21.5:29.4:49.1。2024年,泰宁县全部工业增加值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泰宁县是千年古县,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有着“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是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之一。有世界自然遗产(寨下大峡谷)、[16]世界地质公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17]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三明市泰宁风景旅游区)。[8][11]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宁梅林戏,[18]有泰宁尚书第等文物保护单位。[19]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