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比绍

非洲西部的半总统制共和国家
1
2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葡萄牙语: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简称几内亚比绍,是位于非洲西部沿海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国土总面积3612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120平方千米,首都为比绍(Bissau)。[1][4][3][6][7]截至2024年9月,几内亚比绍人口为215万,[16]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通用克里奥尔语(Creole)。[1][17]
几内亚比绍由大陆部分和包括博拉马岛(Bolama)、比热戈斯群岛(Bijagos)在内的88个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部分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南为丘陵地带,全境最高峰为海拔300米的博埃山(Boé Hills)。[4][7][18]几内亚比绍沿海地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内陆则为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全年高温,分为旱季和雨季。[4][19]几内亚比绍森林面积2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56%,建立了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该国领土的15%。[1][4][6][20]
公元1000年左右,几内亚比绍已有人定居。[21]13世纪至15世纪,该地相继被马里帝国(Mali Empire)和桑海帝国(Songhai Empire)统治。[1][21][22]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侵入几内亚比绍并开展奴隶贸易。1879年,葡萄牙当局在当地建立殖民政府并定都博拉马,标志着几内亚比绍沦为殖民地。1951年,葡萄牙将几内亚比绍划为海外省,委派总督进行统治。[4]1956年,几内亚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简称几佛独立党)成立,并开展武装独立斗争。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宣布独立。[1][21]20世纪90年代起,该国政局不稳,发生了多次军事政变,最近一次为2012年4月。几内亚比绍现任国家元首为乌马罗·西索科·恩巴洛(Umaro Cissoko Embalo),他于2020年当选。[1][3][6]几内亚比绍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法语国家组织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国[3]
几内亚比绍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均收入很低,传染性疾病泛滥,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外债高达9亿多美元。[23]2022年,该国GDP为16.3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88位,人均GDP为775.8美元,排名世界第175位。[1][24][8]几内亚比绍是农业国,主要经济作物为腰果,其2016年腰果产量15.4万吨,排名世界第八、非洲第五。[1]该国渔业资源丰富,向外国渔轮发放捕渔证成为主要外汇来源。[4]当地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矿产资源主要有铝矾土磷酸盐,沿海地区可能蕴藏油气资源。[4][3]第三产业为国家经济主体,2019年GDP占比超过50%。[4]
几内亚比绍的主要民族包括巴兰特族(Balanta)、富拉族(Fula)、曼丁哥族(Mandinka),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原始宗教。[1]非洲文化和传统习俗在几内亚比绍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主要包括原始的非洲语言以及音乐、舞蹈等。狂欢节是该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它以展示民族传统和才艺为特色。[25][26]几内亚比绍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包括香橙群岛国家公园若昂拉德梅洛群岛国家海洋公园、比绍主教座堂等。[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