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峤

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的大臣
和峤(?—公元292年),字长舆,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是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的大臣。他是曹魏太常和洽之孙,吏部尚书和逌之子。和峤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常以舅舅夏侯玄为榜样,珍重自爱,享有盛名。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上蔡伯,并起初任太子舍人。他历经晋升,先后担任颍川太守,以清廉简约的政绩深受百姓欢迎。太傅从事中郎庾顗曾赞叹他:“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然有瑕[],但放置于大厦中,可作为栋梁之材。”贾充也非常看重他,曾在武帝面前赞美他。后来,他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之后又晋升为中书令,备受晋武帝器重。然而,和峤在任上因病去世,被追谥为“简”。[1][2][3][4][5][6]

人物生平

初入朝廷

和峤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华。按照当时的封建制度,他世袭父亲的爵位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yǐng]川太守。和峤为政清廉,享盛名于朝野,深得百姓颂赞,太傅从事中郎庾敳见到他赞叹说:“和峤你啊就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但若施之大厦,也有栋梁之用。”贾充亦十分看重他,在晋武帝面前赞美他,向晋武帝推荐和峤。晋武帝根据群臣的推荐,将和峤调入朝中,任黄门侍郎,后迁升中书令,很受晋武帝器重。荀勖中书监晋朝中书监与中书令常同乘一车入朝,中书令和峤鄙视荀勖[xù]的为人,遂乘坐专车,与之抗衡,这是和峤专车的典故。

直言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