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治理员(英文名:Indoor Environment Treatment Staff),[1]是指从事民用建筑物及飞机、汽车、船舶等内部空间环境简易检测、污染评估和治理等工作的人员,[2]在中国职业大典中属第二大类“其他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室内环境污染开始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进入新世纪,中国对日益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格外重视,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室内环境治理行业由此迅速发展。[3]2002年11月19日,《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正式以文件的形式下发。[4]2023年2月1日,新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正式实施。[5]同年10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发布《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发布人员能力验证计划(2.0版)的通知》,室内净化治理企业能力等级评价由环境商会和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共同制定标准,并合作开展评价工作,共同颁发评价证书,这也是首个国家级的室内环境行业人员能力验证工作。[6][7]2025年7月22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第7批新职业,室内环境治理员在列。[8][9] 室内环境治理员需要对室内环境全面了解,能够识别和评估各类室内污染物,熟悉室内环境治理技术与方法,具备检测与监测能力,了解相关法规与标准。同时能够准确判断室内环境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治理手段,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0]
职业定义
室内环境治理员,是指从事民用建筑物及飞机、汽车、船舶等内部空间环境简易检测、污染评估和治理等工作的人员,[2]在国家职业大典中属第二大类“其他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