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天梳是一种武术双器械,外形类似梳子,具有月牙形状,四个角落带有棱刺,并安装有梳齿[1]。这种武器具备多种使用技巧,包括刺、拉、劈、撩、勾等。其动作招式多样,如猫儿洗脸、缠身护头、仙人照镜等,演练时速度迅速,变化多端,颇具趣味性。目前主要在湘西大庸地区流传。
历史背景
相传,一位名为余道人的武术家在湘西大庸宝子界的保福山寺修炼期 间,因对梳子的轻巧灵活产生兴趣,从而创造出一套名为“宫天梳”的梳子拳法。这套拳法旨在通过模仿梳头发的动作来训练拔花手技能,以此应对对手的攻击并进行防御。然而,这一说法仅限于传说,实际上,宫天梳是由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智慧创造出来的。 技术特点
梳子拳分为徒手和器械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强调拔花手的基本功。拔花手的动作源于梳头发的过程,即右手持梳向下梳理,左手则向下捋顺头发,不断循环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在实战中,拔花手可用于抵挡连续的拳击和腿部攻击,并伺机反击。梳子拳的技法可分为大拔手和小拔手两类,主要用于自我防护,只有在必要时才会主动出击。梳子拳的套路丰富,包括南洋梳、四门梳、王母梳等多种风格,其中包含了诸如美女梳头、猫儿洗脸、缠辩护头、仙人照镜、玉女抽丝、婆娘挽抱等多达六十四种不同的动作。此外,梳子拳还涉及刺、拉、劈、勾、拌、端、踢等多种击打技巧。在器械方面,除了常见的木质梳子外,还有专门设计的金属梳子,通常由钢铁或铜制成,长度约为三十厘米,配有十二根梳刺,梳背上设有尖锐的棱角,梳身上则有椭圆形的小孔,方便使用者穿握。这些特制梳子结合了双头枪、两头扎和鱼叉的特点,与峨眉刺有着相似之处。